首页 资讯 正文

“华夏东极”撬动黑龙江旅游发展新支点

体育正文 231 0

“华夏东极”撬动黑龙江旅游发展新支点

“华夏东极”撬动黑龙江旅游发展新支点

新华社哈尔滨7月2日电(记者张玥(zhāngyuè)、张启明)“每天清晨,这里把第一缕阳光迎进祖国(zǔguó)大地,‘红日初升、其道大光’在这里具象成壮丽景观。”抚远市,地处中国版图(bǎntú)最东端,每天最早迎接太阳,素有“华夏(huáxià)东极”和“东方第一县”之称。如今,这里正撬动黑龙江(hēilóngjiāng)旅游发展的新支点。 2024年10月(yuè)12日,游客在黑龙江省抚远市的东极阁拍摄日出(chū)美景。新华社记者(jìzhě) 王建威 摄  凌晨3点,登上东极阁远眺,但见两江奔涌(bēnyǒng)。当东升旭日(xùrì)破雾而出,当万丈霞光点亮山河,最东的起点、最早的日出、最美的期待在这一刻重合,一切对未来的美好期许都将如约而至,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游人(yóurén)来到抚远,做一次“追光者”。 “看日出就像(xiàng)‘开盲盒’一样,每天的日出都有不同的美。”一位自媒体人一边直播日出东方的盛景,一边对直播间的网友们介绍(jièshào)道。 远处,一轮红日从黑龙江对岸(duìàn)的山峦后缓缓升起,金色的阳光瞬间洒满整个江面。“太阳出来了!太阳出来了!”来自江苏的游客兴奋地欢呼着,“我把(bǎ)太阳迎进(yíngjìn)祖国了!” 抚远(fǔyuǎn)市乌苏镇莫日根广场上,数十名身着传统赫哲族服饰的(de)舞者挥舞彩绸,用(yòng)赫哲族传统舞蹈欢迎着四海宾朋。不远处,鱼皮画、鱼皮衣、鱼皮饰品成为游客竞相选购的伴手礼。 7月1日,演员在乌日贡主题活动现场表演赫哲族传统舞蹈。新华社(xīnhuáshè)发  为什么叫“房东”不是(búshì)(shì)“房西”?为什么是“做东”而不是“南西北”?中国古代为何以东为尊(zūn)?在抚远市东文化数字体验馆内,多个展区将诸多与“东”有关的文化典故,娓娓道来。 “《礼记》中记载:‘主人就东阶(dōngjiē),客人就西阶’,这话说的是(shì)主客之间的礼仪关系,客人必须要坐在西边位置,主人得坐在东边位置。‘做东’一词(yīcí)就是由此而来。”讲解员王盼介绍。 在屏幕上写东字、互动祈福、通过AI交互(jiāohù)屏幕换上特色服饰,体验当地的民俗文化……游客们兴致盎然(àngrán)地进行着互动,东文化数字体验馆将东北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,让游客能够(nénggòu)深入了解“东”文化。 在“华夏东极”,感受迎接祖国第一缕阳光的浪漫;在“两江双城(shuāngchéng)”,看黑龙江(hēilóngjiāng)与乌苏里江交汇,领略(lǐnglüè)异国风情;在“赫哲故里”,欣赏鱼皮画,了解赫哲族文化;在“淡水渔都”,品尝“三花五罗”等江鲜,开启舌尖盛宴;在“蔓莓红果”的世界,感受生态产业的馈赠——这些(zhèxiē)场景(chǎngjǐng)拼凑出抚远文旅坐标的立体图景。 在(zài)有“华夏东极(dōngjí)”之称的(de)黑龙江省抚远市的东极广场,游客观看(guānkàn)日出(无人机照片)。新华社(xīnhuáshè)发(李拥军 摄)  第七届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于7月2日至3日在黑龙江省佳木斯抚远市举办。前来参加大会的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大使、世界旅游联盟副(fù)主席何超琼表示,黑龙江这片广袤的黑土地,坐拥“华夏东极”抚远、“神州北极”漠河等(děng)标志性地理坐标,以及丰富的边境文化、少数民族风情,“愿为黑龙江与世界旅游组织搭建对话与协作的桥梁和平台。”
“华夏东极”撬动黑龙江旅游发展新支点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